依法治市简报2011年第三期

( )

2012-06-22 00:01
发布单位:市依法治市办公室
【浏览字体:

简报2011年第三期

(2011年第3期>总第72期)

 

本 期 目 录

【简讯】

△我市召开全市依法治县(区)办公室主任会议

【经验交流】

△市法院“解决矛盾纠纷预防青少年犯罪”抓出新成效

【法制宣教】

△市交通运输局宣传贯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市水务局创新宣教方式大力宣传水务法

【简讯】

我市召开全市依法治

县(区)办公室主任会议

6月9日,全市依法治县(区)办公室主任会议在饶平县人大常委会一楼会议厅召开,会议由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副主任黄应强主持,他并总结了今年前5个月来依法治市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对下半年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的工作打算做了通报。各依法治县(区)办公室也就各自的工作情况作了总结汇报。

黄应强总结今年前5个月工作。他说,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主要完成了九项工作任务:一是为召开2011年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和全市依法治市工作会议起草各项资料和做好会务工作,使今年全市依法治市和第四个依法治市五年规划各项工作得到及早部署;二是组织收看全省依法治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三是建设开通“法治潮州网”,构筑了法治潮州宣传教育新平台;四是全力投入,参与市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调研,并负责起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专题报告;五是参加全省各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主任会议,并在会上做我市依法治市工作汇报;六是组织协调,参加第六期“法治广东”论坛;七是积极配合市人大机关做好“全国二十三城市联席会议”相关会务工作;八是起草并出台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创建评价办法中县区和镇(街)的法治创建工作评价标准;九是举办市级“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宣讲的专题报告会。

对于下半年的工作,黄应强指出,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将主要做好十项工作:一是做好接受省检查调研组到我市检查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的各项相关工作;二是起草《潮州市依法治市第四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分解实施方案,报市委颁布实施;三是指导和组织各县(区)完成“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宣讲活动;四是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创建联系点和先行点检查;五是组织评选全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六是完成“韩愈法治文化示范点”第一期建设;七是召开“阳光法治>法治惠民”主题实践活动协调会议,研究确定市级“阳光法治>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并做好督促推进工作;八是召开法治潮州宣传教育第五次联席会议;九是召开下半年全市各县(区)依法治县(区)主任会议;十是起草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创建办法中市直行政部门和农村的法治创建工作评价标准。

黄应强要求各县(区)依法治县(区)办公室,在下阶段的工作中,要根据市的工作安排,结合本区域的实际,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协调配合,积极推进,确保下半年各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并力争取得实效。

                                                                                                                                 (市依法治市办林锦波 编稿)

【经验交流】

市法院“解决矛盾纠纷预防青少年犯罪”

抓出新成效

    今年来,潮州法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和上级法院工作部署,着力抓好“解决矛盾纠纷”和“青少年犯罪预防”两项工作,认真发挥“执法主体作用”,服务幸福潮州、法治潮州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

一、构建大调解格局,着力解决矛盾纠纷

 着力完善四级调解网络,积极推进“全面、全程、全员”“大调解”格局建设。

 建立健全“对接”新机制。认真贯彻最高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落实与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人民调解室,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与市贸促会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与非诉讼调解相衔接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设立调解中心,建立组织协调、工作衔接、程序衔接和效力衔接机制,拓宽了“对接”领域,挖掘和整合调解资源,建立“无缝隙化”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实现纠纷及时化解。

推行诉前联调,解决矛盾纠纷。坚持关口前移,充分利用综治维稳工作平台,全面推进诉前联调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在全市法院建立了诉前联调工作室,发挥法院主导作用,完善诉前多元联调工作机制,通过法官挂点负责、巡回办案、定期走访、随时联系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各相关单位诉前联调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建立调解衔接机制,对完成相关调解程序达成和解的当事双方申请司法确认的,及时予以确认,提高调解达成协议的执行效力,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创新调解方法,实现案结事了。坚持“调解优先”理念,将调解贯穿于司法全过程,实行“调解绿色通道”,坚持凡案必调和快立快调快执,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基层法院派出法庭利用驻庭办案有利条件,推行“夜间调解”司法为民新举措,受到当事人称赞;推行“一案两调制”,调解彰显公正、公平,赢得当事人信任,提高调解成功率;推行“一日清”调结制,当日立案,当日调解结案,当日履行完毕,方便诉讼,减少讼累。推广判前调解、送达前调解、开展巡回审判,“上门调解”,在边远山区设立巡回办案点,就地办案,近距离服务群众,受到欢迎。1至5月份全市法院一审民事调解撤诉率为62.5%。诉前调解、判前调解、送达前调解等调解改革工作得到最高法院政治部周泽民主任、广东省政法委梁伟发书记、省法院郑鄂院长肯定;“夜间调解”、“一案两调制”、“一日清”等调解方法,得到省法院郑鄂院长、谭玲副院长的充分肯定,有关做法曾得到《人民法院报》专门报道。

二、帮教未成年人,致力预防青少年犯罪

创新青少年法制教育形式,推进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在全市法院开展“百名法官进校园”“百个案例进课堂”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促进“平安校园”。一是以校外法制辅导员为依托,健全法制教育组织。在少年合议庭的基础上,中院成立了少年法庭指导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推广学校“法制辅导员”制度。如转变原法制副校长“一对多”,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状况,以城西中学为试点,在全院范围内遴选29名优秀法官担任法制辅导员,与29个班级分别挂钩,根据各协助学校领导、班主任要求,对负责的班级的老师、家长、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学生心理辅导等活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同时,制定出台法制辅导员工作方案,明确法制辅导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责和任务。二是以“以案说法”为主题,拓展法制教育形式。发挥法院法制宣传教育优势,针对青少年学生特点,积极拓展法制教育形式,通过定期组织典型案例的庭审观摩、学生模拟法庭、讲授法制教育课、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学法体会征文比赛、印发法律知识宣传小册子、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日”等活动,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将真实、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案例与法律知识宣讲结合,宣扬正气、鞭挞邪恶,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根据市法院提供稿件 摘编)

【法制宣教】

市交通运输局宣传贯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1年3月7日以国务院令第593号公布,201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确保《条例》的贯彻实施,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贯彻实施《条例》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开展《条例》宣传贯彻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培训。于6月初选派市、县交通运输局8名业务骨干参加省厅组织的《条例》培训班学习。自6月15日至7月1日定为学习培训阶段,采取自学、集中培训、座谈会和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学习,并将《条例》的学习纳入“六五”普法规划和执法人员岗位培训计划,规定每人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于6月中旬召开《条例》宣传贯彻动员会,对《条例》宣传贯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同时通过门户网站、办公场所、办证大厅、执法站点、候车亭等场所的告示牌、宣传牌、电子屏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并出动宣传车在市区及潮安、饶平两县开展流动宣传,共出动宣传车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悬挂宣传标语100多条。三是重新梳理执法职权。细化落实《条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职权进行重新梳理,共梳理出行政执法职权依据44项、行政许可19项、行政处罚304项、行政强制措施108项,进一步明确许可主体、优化许可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四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双整治”工作部署,将《条例》宣传贯彻工作与其他专项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整治泥头车超限超载、非法营运车辆、无牌无证人力三轮车、违规占道维修、洗车、农村道路脏乱差等专项工作。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强化程序、加强监督,提高了我市公路安全保护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为全面构建公路安全保护提供法制保障,推动了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稳步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黄小航 供稿)

市水务局创新宣教方式 全力宣传水务法

    5月8日,由潮州市水务局、共青团潮州市委联合举办的保护韩江水法宣传暨首届“水务杯”自行车邀请赛在仙洲岛举行,市水务局局长黄方亮、团市委书记王晓霞等出席了活动。

   此次活动以“爱护韩江母亲河 倡导健康新生活”为主题,创新了体育活动与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得到了各知名车行、专业车手和热心“驴友”的热情参与,也吸引了一批摄影爱好者和市民前来观看。活动以全新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呼吁保护韩江,宣传依法治水意识,通过自行车队伍携印有“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保护水环境,从我做起”等水法宣传口号的各色旗帜,在4.86公里的环岛公路上一路前行,进行宣传,既为整洁优美的仙洲岛增添了一道富有活力和动感的绿色风景线,又将水法的宣传活动氛围营造得声色浓厚、气氛活跃,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首届“水务杯”自行车邀请赛获得了圆满成功,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许多市民都认为这种活动形式很有创意,既环保又健康,表示将在今后更多地关注水环境和水资源,以实际行动保护韩江母亲河。

(市水务局翁浩 供稿)



附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