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下沉+反哺”干部双向交流机制,助推潮州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部署,打破市县审计干部培养壁垒,通过“下沉历练+反哺提升”的双向交流机制,将市委组织部加强干部轮岗交流锻炼的举措落到实处,形成干部培养与审计事业互促共进的生动局面。
一、建立“上下联动”体系,打造人才培育大循环
一是做好调查研究,形成“三研判”机制。履行好对县(区)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协管的职责,常态化开展基层审计机关干部队伍及班子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围绕班子结构、业务短板、发展需求三个方面深入研判,及时掌握各县(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存在的“年龄断层”“学历不高”“业务能力薄弱”等问题,为把好“选人关”奠定基础。
二是强化沟通协调,探索“双交流”模式。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建立上下联动的干部常态化培育锻炼机制的要求,
主动请示汇报,争取组织部门的支持和重视,开展市县审计干部上下贯通培养的探索。2017年以来,先后选派3名优秀年轻科长到县(区)审计局任一把手,并持续做好培养管理,2名优秀年轻干部先后被提拔为市审计局领导班子成员。
二、坚持“有为有位”导向,打通干部成长快车道
一是靶向选派强根基。坚持人岗相适、任人唯贤原则,从基层发展需求和干部个人成长两个维度精准匹配。为优化县(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结构,促进解决审计技术落后、审计质量短板突出的问题,将精通大数据技术、审计业务过硬的年轻中层干部作为选派对象,有针对性地推荐具备高级审计师职称、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干部到潮安区审计局、饶平县审计局任职。选派干部到位后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抓班子、带队伍、补短板,迅速扭转当地审计机关在业务和技术方面落后被动的局面。
二是墩苗育苗重实效。建立定期回访、阶段考核机制,及时跟踪下沉基层干部的业绩动态。在基层审计机关任职期间,1名干部荣立“三等功”、1名干部荣获“全省审计机关先进个人”、1名干部拟写的论文入选审计署优秀论文,并代表全省审计机关在审计署专题研讨班上作交流发言。
三、深化“有位有为”实践,激活县域审计新动能
下沉干部将市局先进理念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推动县域审计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上进”的作风转变。潮安区审计局建立“奖优罚劣”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审计大讲堂”干部培训平台,干部思想作风持续转变,2019年以来各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完成率超过90%。饶平县审计局大力鼓励干部考取职称,目前15名公务员中,2人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7人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人通过审计署中级计算机考试。
二是从“传统查账”到“数字赋能”的质效跃升。潮安区大数据审计从零起步建成分析平台,构建“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模式。饶平县审计局于2024年成为首批市级审计数据资源“下沉”县(区)试点单位,分类建设审计数据库,大数据审计正迈开坚实步伐。
三是从“任务型审计”到“研究型审计”的业务转型。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审计业务全流程,潮安区审计局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在全市审计项目等级评定中获评“优秀”,审计移送、审计批示、审计信息报送等指标常年位居县(区)榜首。饶平县审计局在2025年全市审计项目等级评定中首获“优秀”等次,扭转了审计质量长期靠后的历史,2025年移送审计线索4项,实现了历年审计移送零的突破。
四是从“项目本位”到“服务中心”的格局突破。主动将审计工作融入县域发展全局,跳出“唯审计项目论”的本位思想。建立健全审计成果报送机制,报送的审计报告获得县(区)领导批示36篇次。高质量完成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绿美生态建设审计等重点任务10项,服务党委政府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弊端,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实现审计监督与县域治理的同频共振。
当前,市审计局正紧扣市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深化“上下贯通、梯次成长”的培养机制,着力建强“干字当头”的干部队伍,让“想干者有舞台、能干者展才华、善干者挑大梁”成为新时代潮州审计干部最鲜明的成长标识,为服务潮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审计人才保障。